- 发布时间:2013-11-25 11:46:22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必须选择。以质量为关键词的内涵式发展,是每一所大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学内涵建设的实质是大学围绕提高水平与质量进行的能力建设。大学的核心能力就是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大学职责的能力,也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能力,大学的内涵建设是这四项能力建设,其标志就是完成这四项职责的质量与水平。在内涵建设过程中,每一所大学既有共性问题又有个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共性追求,而不同高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模式则是个性选择;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是共性要求,而科研优势、特色、服务面向则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内涵建设的根本依据、最高衡准以及根本基础,才能把共性、个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好,切实推进大学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
学校类型定位及发展目标定位是内涵建设的根本依据。学校所属类型是对现态的描述,学校发展目标是对未来态的描述,不同定位的大学内涵建设标准、路径选择不同。研究型大学标准下的内涵建设与教学型大学标准下的内涵建设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一定位决定着相应的学科发展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诸多办学内容的不同,大学的内涵建设必须在目标定位引领下进行,大学的目标定位是发展的最根本的依据。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应该从属于、服务于、贡献于这个目标,都要以此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内涵发展的战略构思,以此为根本来制定内涵发展的规划方案,以此为基本指导来确定内涵建设的战术原则。要以适应目标定位为第一准则,进行精力、人力、财力、物力等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事业是否有发展,工作是否有成效,个人是否有贡献要用目标定位的主要标志为第一评价标准,局部利益要从属于、服务于学校整体利益,子系统和分系统的目标要从属于、服务于学校这一大系统的目标。
办学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的最高衡准。如何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大学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要求大学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统筹四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迅速增长、外延式发展的时期,这条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十八大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大学必须要在建设道路选择的原则上做出战略性转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依靠质量推动发展、提供服务上来,把质量和水平做为内涵建设的最高衡准推动大学自身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内在动力,在培养一流人才上下功夫,在提高办学品质上下功夫,摒弃低水平重复或者低水平高速度的想法和做法,遵循这一衡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高水平产出。
机制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根本保障。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需要破解,要根据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战略管理意识,善于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积极谋划、统筹考虑、系统安排加以解决。大学必须要从机制建设上从重视量的管理向重视质的管理转变,既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求注重质量的提升。机制落实上要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过程管理与控制,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置、规范使用办学资源,使资源真正聚集到学校的建设上。比如在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保障人材培养质量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机制、政策上使教师倾心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学生评价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管理服务教学,从政策机制层面保障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谷焕民)